咨询热线:400-6768-110
公司地址:临沂市北城新区鲁商中心A9-103
创始人微信号:luoshuihen
从 1.0 时代的粉末茶包冲泡,到 2.0 时代的 “真奶 + 茶” 组合,再到 3.0 时代的鲜果茶内卷、4.0 时代的茶叶品牌化竞争,如今茶饮行业正式迈入 5.0 时代 —— 喜茶推出 “咖奶盖茶”、奈雪上线 “茶咖双轨” 菜单、瑞幸用 “酱香拿铁” 实现茶咖跨界破圈。当业态从 “单一茶饮” 转向 “跨界融合 + 价值升级”,不少品牌陷入 “跟风做咖啡却丢了茶魂”“盲目扩张却失了用户” 的困境。深耕品牌营销 15 年的风向标智库,在服务山住茶等 320 余家企业的实战中发现:茶饮新时代的营销,从来不是追着业态跑,而是要守住三个核心逻辑 —— 以用户为根、先精准再扩张、抓对手空位。
一、无论业态怎么变,营销的核心不变,都是用户
茶饮行业的业态迭代看似眼花缭乱:从粉末到鲜果,从纯茶到茶咖,但营销的本质从未改变 —— 始终围绕 “用户需求” 展开。很多品牌在跟风做茶咖,却忘了问 “用户真的需要吗”,最终沦为 “为了跨界而跨界”;而真正成功的案例,都是把 “业态创新” 嫁接到 “用户需求” 上。
在风向标智库的服务客户中,山住茶的战略升级堪称经典。2021年行业陷入 “果奶内卷”热潮时,风向标智库做了 400 + 用户深度调研,发现核心用户的真实需求并非 “喝到好果好奶”,而是 “喝到有茶味的好饮品”—— 近 60% 用户提到 “山住茶能喝出茶感”“茶汤比其他品牌更醇厚”。基于此,风向标智库建议品牌聚焦 “茶感” 这一用户核心需求,推出 “陈皮凤香” 系列(融合凤凰单枞与新会陈皮),成功实现品牌端的破圈转型。这印证了风向标智库的观点:“业态是表象,用户是根本,脱离用户的业态创新,只是自嗨式营销。”
瑞幸 “酱香拿铁” 的破圈,同样是抓住用户本质需求的结果。用户喝咖啡,有时候不只是为了 “提神”,更是为了 “社交与尝鲜”。瑞幸精准捕捉到这一点,将茅台的 “社交属性” 与咖啡的 “提神属性” 结合,用 “19.9 元喝茅台” 的话题感激发用户分享欲,最终创下单日销量超 542 万杯的纪录。
二、先找准用户,再扩大用户:避免 “广撒网” 的营销陷阱
如今的茶饮用户需求愈发细分:有人追求 “提神效率”,有人在意 “健康属性”,有人看重 “茶饮的文化内涵”。若盲目追求 “用户规模”,忽略 “用户精准度”,只会导致营销资源浪费、品牌定位模糊。真正高效的营销,是 “先锁定核心用户,再逐步扩大边界”。
茶颜悦色的扩张遵循这一逻辑。品牌初期聚焦长沙 “年轻国潮爱好者”,门店集中在五一广场、橘子洲等年轻人聚集区,用 “国风包装 + 平价茶饮” 精准击中核心用户;待长沙市场饱和、用户口碑足够时,再向武汉、重庆等同类消费市场扩张,避免早期进入北上广深与头部品牌正面竞争。反观部分新品牌,一上来就喊出 “全国扩张”,既没有核心用户定位,也没有差异化产品,最终只能靠低价促销吸引 “流动用户”,难以形成稳定客群。
三、盯准对手薄弱的,才能赢得更多用户:用 “空位” 破局 5.0 内卷
几乎所有品牌都在做 “健康”“国潮”,但大多停留在表面:健康是 “低糖的口号宣传”,国潮是 “汉服模特的短期营销”。此时,营销的关键不是 “跟热点”,而是 “找对手的薄弱点”,用差异化空位吸引用户 —— 这正是风向标智库 “空位营销理论” 的核心。
山住茶的差异化破局,就是抓住了对手的 “茶的薄弱点”。很多品牌做奶茶、鲜果茶,却把 “茶汤” 当成配角,甚至用劣质茶叶降低成本。正如风向标智库在服务中强调的:“对手忽略的,就是你的机会;用户在意但对手没做好的,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。”
茶饮行业的业态会继续迭代,未来可能出现各种新形式,但营销的核心逻辑不会变:以用户为根,先精准再扩张,抓对手空位。瑞幸靠 “社交属性” 破圈,椿风靠 “健康落地” 突围,这些案例都印证了这一点。
对于品牌而言,5.0 时代的营销不必焦虑于 “没做咖啡”“没搞国潮”,而应思考 “我的用户真正需要什么”“对手没做好什么”。不追风口,只找需求;不贪规模,只做精准;不跟对手,只找空位。唯有如此,才能在业态多变的时代,让品牌始终站在用户身边,实现长期增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