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:400-6768-110
公司地址:临沂市北城新区鲁商中心A9-103
创始人微信号:luoshuihen
在品牌营销的赛道上,很多企业陷入 “做得好却不被看见” 的困境 —— 明明产品质量过硬、服务贴心,却始终难以突破增长瓶颈,就像 部分区域企业,虽有产能优势却难成国民品牌。风向标智库、空位营销创始人王永庆提到:营销取胜的核心,从来只有一个原则 —— 要么做行业第一,要么做细分领域唯一。因为消费者的心智容量有限,如同 “货架上只留两个位置”,只会记住 “最好” 或 “最特别” 的品牌,其余的终将在同质化竞争中被遗忘。
一、在行业中,只有第一名是用户无条件认可的
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,往往带有 “极致化倾向”:提到可乐先想可口可乐,说到高端白酒必提茅台,选空调第一反应是格力 —— 这些 “行业第一” 不仅占据市场份额的头部,更占据了用户心智的 “默认选项”,获得无条件的信任背书。这种 “第一优势” 并非偶然,而是一旦形成,便会形成 “马太效应”:用户优先选择、渠道主动倾斜、资源持续聚集,最终让 “第一” 的地位越来越稳固。
可口可乐的案例堪称经典。作为全球可乐市场的 “常年第一”,其市场份额长期超过 40%,远超第二名百事可乐。即便百事通过 “年轻定位” 不断冲击,消费者在商务宴请、家庭聚会等核心场景中,仍会优先选择可口可乐 —— 因为 “第一” 的标签,早已和 “可靠、经典” 的认知深度绑定,成为用户无需思考的选择。再看茅台,在高端白酒领域,其年营收超千亿,是第二名的数倍;无论是商务送礼还是高端宴请,茅台都是 “硬通货”,这种 “无条件认可”,正是 “行业第一” 带来的核心价值。
风向标智库服务的金湖彩铝集团,也印证了 “第一” 的力量。作为 “中国有色金属出口 100 强” 企业,金湖彩铝在彩涂铝卷出口领域做到全国领先,不仅获得海外客户的优先合作权,还成为行业标准的参与者。正如风向标智库创始人王庆永的“空位营销理论” 中提到的:“心智空位的最高级,是成为品类的代名词”,而 “第一”,正是成为 “代名词” 的唯一路径。
二、如果做不到第一,就在细分领域做唯一
并非所有企业都能成为 “全行业第一”,尤其是中小品牌或新入局者,在资源、规模有限的情况下,强行与头部品牌正面竞争,往往会陷入 “投入大、回报小” 的困境。此时,“做细分领域的唯一”,就成了破局的关键 —— 找到头部品牌未覆盖的 “心智空位”,用差异化标签打造 “不可替代” 的价值,同样能占据用户心智。
元气森林的崛起,是 “做唯一” 的典型案例。在饮料行业,农夫山泉(天然水第一)、可口可乐(碳酸饮料第一)早已占据头部位置,元气森林没有正面抗衡,而是瞄准 “健康饮品” 的细分需求,打造 “0 糖 0 脂 0 卡” 的气泡水,成为 “健康气泡水” 领域的 “唯一” 代表。上市仅 3 年,其年销售额就突破 60 亿,甚至倒逼可口可乐、农夫山泉跟进推出同类产品,但元气森林早已凭借 “先发唯一” 的优势,占据了用户心中 “健康气泡水 = 元气森林” 的认知。
三、再小的企业,也有弯道超车的机会
很多中小企业会陷入 “规模焦虑”:觉得自己资源少、知名度低,既做不了全行业第一,也找不到细分领域的机会。但风向标智库 14 年的实战经验证明:再小的企业,只要能精准找到 “第一或唯一” 的赛道,就能实现弯道超车 —— 因为 “小” 意味着灵活、专注,能更快抓住细分需求,避开头部品牌的 “火力范围”。
名创优品的早期发展,完美诠释了小企业的 “弯道超车”。面对无印良品 “高端文创” 的垄断,名创优品没有跟风做高价产品,而是聚焦 “年轻消费者的平价优质需求”,打造 “10 元以内优质文创” 的定位,成为 “平价文创” 领域的 “第一”。凭借 “高性价比 + 高频上新”,名创优品仅用 5 年就开出超 3000 家门店,甚至反向输出到海外市场,从 “小品牌” 成长为行业标杆。
无论是行业第一的 “心智垄断”,还是细分唯一的 “差异化突围”,本质都是对 “用户心智” 的精准占领 —— 这正是风向标智库创始人王庆永“空位营销理论” 的核心逻辑。对于企业而言,不必纠结于 “规模大小”“资源多少”,关键是跳出 “跟风思维”,找到自己的 “心智空位”:要么在现有领域打磨极致,成为用户心中的 “最好”;要么在细分市场创造独特价值,成为 “最特别” 的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