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:400-6768-110
公司地址:临沂市北城新区鲁商中心A9-103
创始人微信号:luoshuihen
“产品会被场景取代,行业会被生态覆盖”,这句话是当下市场竞争的真实写照。
深耕品牌营销 15 年的风向标智库,在服务 320 余家企业的过程中发现:当产品本身的竞争力逐渐褪色,“场景” 正成为连接品牌与消费者的核心纽带。
从家电到手机,从餐饮到快消,越来越多行业印证了这一趋势 —— 不是产品不再重要,而是脱离场景的产品,终将被市场遗忘。
一、产品差异越来越小,同质化让卖点失去新意
十年前,消费者买空调看 “制冷量”,买洗衣液看 “去渍力”,买瓶装水看 “水源地”;如今,这些核心功能已成为行业标配,产品差异被压缩到几乎可忽略的程度。以家电行业为例,美的、格力、海尔的空调,在能耗、噪音控制、制冷效率上相差无几,若仍执着于 “一级能效”“静音运行” 等传统卖点,消费者早已审美疲劳。
瓶装水行业的内卷更具代表性。农夫山泉、怡宝、百岁山曾靠 “天然水源”“矿物质含量” 争夺市场,但当所有品牌都能拿出相似的水质报告,卖点便陷入同质化泥潭。直到农夫山泉跳出 “产品参数” 思维,推出 “运动盖” 瓶装水 —— 针对户外场景设计的防漏瓶盖、易握瓶身,让产品瞬间与 “运动补水” 场景绑定;后续又推出 “办公桌面装” 小容量水,精准匹配职场人群 “一次喝完不浪费” 的需求,靠场景差异重新占据消费者心智。
再看日化领域,蓝月亮、立白的洗衣液曾长期比拼 “深层去渍”“护色留香”,直到蓝月亮推出 “宝宝专用洗衣液”,聚焦 “母婴清洁场景”,强调 “无荧光剂、温和配方”,才在同质化竞争中撕开缺口。当产品本身难分高下时,“场景” 才是让卖点焕发生机的关键。
二、产品迭代越来越难,多数行业进入生熟稳定期
并非企业不愿创新,而是许多行业已触及产品迭代的 “天花板”,技术突破进入漫长的稳定期。手机行业便是典型案例:从 2018 年至今,智能手机的屏幕分辨率、摄像头像素、处理器性能的迭代速度明显放缓,再难出现 “全面屏”“人脸识别” 那样的颠覆性创新。苹果 iPhone 的更新,从 “划时代” 沦为 “常规升级”;华为、小米的旗舰机,也只能在影像算法、充电速度上做细微调整,消费者换机意愿持续下降。
面对迭代瓶颈,头部品牌纷纷转向 “场景突围”。苹果构建 “iPhone+iPad+Mac+Apple Watch” 的生态场景,让设备间无缝联动 —— 手机拍摄的照片自动同步到电脑,手表可控制平板播放视频,通过场景生态增强用户粘性;华为则聚焦 “智慧办公场景”,推出 “多屏协同” 功能,实现手机与电脑的跨屏操作,解决职场人群 “文件传输繁琐” 的痛点。这些举措证明:当产品迭代难有突破时,“场景生态” 能成为行业新的增长曲线。
三、聚焦 “人” 的需求,场景是同质化破局的关键
当产品和卖点都趋同时,品牌的竞争本质已回归 “对人的理解”—— 不再追问 “我的产品有多好”,而是思考 “用户在什么场景下需要我的产品”。从 “卖产品” 到 “卖场景”,本质是从 “产品思维” 转向 “用户思维”。
例如国人周知的运动品牌耐克。当运动鞋的材质、缓震技术趋于同质化时,耐克不再执着于 “鞋子的性能”,而是聚焦 “运动场景中的人”:推出 Nike Run Club App,为跑者提供训练计划、路线推荐;开设 “运动体验店”,提供免费的瑜伽、跑步课程;甚至联合智能设备品牌,实现 “鞋子数据与运动手表同步”。通过构建 “运动场景生态”,耐克让消费者感受到 “不只是买一双鞋,而是拥有一套运动解决方案”,成功巩固了市场地位。
“产品会被场景取代,行业会被生态覆盖”,核心在于消费者的需求已从 “拥有产品” 升级为 “享受场景价值”。当产品差异缩小、迭代遇阻,品牌若仍停留在 “卖参数、拼性能” 的旧思维中,终将被市场淘汰。
正如风向标智库在实战中所验证的:场景时代的营销,关键是找到 “人” 的核心需求 —— 是职场人的高效办公,是宝妈的母婴护理,还是运动爱好者的专业训练。唯有将产品嵌入具体场景,用生态覆盖用户的全需求链,才能让品牌从同质化竞争中突围,真正赢得消费者的长期认可。场景时代已至,品牌的下一个增长曲线,就藏在对 “人” 的深度理解中。